如果把你放到一個幾乎沒有年輕人的漁村,你會做什麼?又怎麼開始呢?
本週村復小客廳邀請大小港邊的營運長呂佩芸,她以團隊將近五年的經驗分享,讓我們看見大小港邊的活力與韌性。成員皆是來自都會區的年輕有活力的人,起初接到創辦人鄭佑軒要他們想辦法在林邊生存下來的任務,經過落地後的努力與嘗試,當中受到不少挫敗,曾有好幾個夜晚他們想著要撤離漁村。但最後,他們仍然留下來了。透過嘗試、反思、調整,一點一點走出一條道路,破解這道難題,並與漁村的叔叔阿姨成為朋友與夥伴;將地方知識轉為一個個有趣的體驗行程、屋頂的產地餐桌,再知識化為食漁農教材,開發針對校園、針對親子等課程企劃,與地方緊密扣合,也間接給予隔代教養普遍現象更多社會支持;甚至將企劃帶到台北推廣,透過體驗認識地方。
以鮮為人知的鄉鎮屏東林邊為基地,串連大鵬灣、小琉球、東港與林邊,看見不同農漁村的特色,共同壯大地方。
#田野調查的深蹲
最初的挫敗與不熟悉,鼓起勇氣到街上、市場上,開始搭訕居民、漁民、業者、攤販老闆等叔叔阿姨,因而開始熟悉地方,將地方知識轉為各種遊程企劃、餐桌菜色、教材編纂。
#產地餐桌並非只是天馬行空的浪漫想像
從最初請台北私廚南下做菜,到後來自己扛起來做。對團隊來說,做菜沒有捷徑,就是靠很多的練習與經驗,測試市場,並研發出最適合的漁村菜色;最初在市場買菜,後來與農民漁民合作採購在地食材,以達到共好。
#考量執行面與回應市場面
佩芸滔滔不絕分享各種有趣的活動企劃,然而成功背後,有許多被丟進垃圾桶的點子、被撿回來起死回生的想法,唯一的做法就是不斷測試、調整,才端上檯面讓大家看見。
聽完一整場分享,像是去了一趟大小港邊,他們將各種有趣的地方物產與漁村文化,被轉化成一個個遊程企劃,比如看起來很好吃且很講究的 #飯湯,彈牙的 #旗魚丸DIY,很生猛的 #牡蠣園下午茶,奢華卻不昂貴的 #龍蝦園體驗。讓我們迫不及待將大小港邊加入下次的排程路線!
佩芸說:大小港邊沒有轟轟烈烈的開始,而是對漁村浪漫的想像。雖然也曾想逃離,但卻是在每一次經驗的累積,堆疊出對於地方工作的想像與落實。他們從喜歡的事情,找到自己能夠施力的可能。也才漸漸將大小港邊四區域的漁村知識,變成我們現在看見那一條條有趣、有學習的體驗行程。
然而,最重要的是人的養成,與人的參與,讓想法與行動,可以在漁村發生。因此,他們仍推出許多人才培訓的課程與方案。
wait……..!!還沒結束!!!
這次好難得的是,村復潮做了這麼多場小客廳(講座+餐食),本次邀請的講師團隊大小港邊,有很重要的熱門商品「老宅頂樓吃辦桌」,我們當然不能錯過。因此當晚餐食是拼場——村復號feat.大小港邊。
#當晚菜單
南瓜昆布冷湯、昆布煎魚湯、胡麻油麵線、油魚子、昆布酸白菜涼拌,以及珠山社區香蕉葉,一整套餐食由生活大師李秀秀規劃,大小港邊供應油魚子,讓大家享受地方碰撞的味道。